蠶絲很細,單根纖維較長,因而通常無需捻接。葛麻纖維則不同,纖維粗且短,那么要織布或編織就要先紡出細長的紗線。在古代手工紡紗的技術是劈績技術。劈績技術的第一個動作是劈,即使用前需要先將葛麻纖維小心地分成細縷(分析一詞的來源:http://www.ejaoj.cn/thread-7956-1-1.html),然后再依次捻接成較長的纖維,這一操作稱為績。; v1 t2 v( J0 Q ~1 p' t6 Y
劈績技術的第二個動作是績接。績接是用葛麻纖維制紗時的一道工序。先把片狀的纖維用水浸過,劈分成兩頭細中間粗的纖維條,并將其一端的緒頭,用指甲劈細,分成兩綹。把準備與之相接的纖維,與其中的一綹并合捻轉,連成一根,最后再把兩綹并列,按上述合股之法,先向原來方向捻動,再向反方向回捻,即可接續成紗。或者,也可把甲乙兩緒并列排列,將其一端,以手搓之,使成約寸許的Z捻并合,然后再把已經搓捻的緒頭折轉,與紗身靠攏,按上述合股之法合捻,即可完成。歷代葛麻纖維經過接續或合捻成紗后,即可用于織造。這種把葛麻纖維析成縷再連接起來,古稱績麻。績的過程費時費工,且需要很高的技巧,是一項難度很大的工作。“成績”一詞即源于此。后來,“成績”從僅指“績”麻有“成”,逐漸引伸為在工作或學習等各方面取得成效、成就。1 A6 O0 s5 U i, G8 }
績麻示意圖.png (39.83 KB, 下載次數: 202)
下載附件
2015-11-22 15:37 上傳
績麻示意圖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