煙臺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泰和新材”)今天(2月20日)晚間發布2018年年度業績快報,報告期內,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.76億元,同比增長40%;實現凈利潤1.62億元,同比增長62%。泰和新材解釋稱,2018年,受益于間位芳綸、對位芳綸兩大業務板塊的增長,公司盈利水平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提升。; T2 e4 {/ C' n- n
4 T# H$ y! H- ?/ w2 C$ }! S6 D# M) ?
泰和新材是老牌的氨綸生產企業,也是國內首家氨綸生產企業,紐士達®氨綸主要應用在紡織領域及醫療衛生領域,用于增加織物的彈性,被譽為紡織品中的“調味品”,產能居國內前五位。 后來公司開發高性能纖維——芳綸,逐漸成為一家以高性能纖維的研發、生產和銷售為主營業務的高新技術企業,公司專業從事氨綸、芳綸等高性能纖維的研發生產及銷售,主導產品為紐士達®氨綸、泰美達®間位芳綸、泰普龍®對位芳綸。 - V+ A7 K4 b7 g7 {" b7 N
間位芳綸方面,由于供應偏緊、需求增長,同時受到原料成本上漲的推動,芳綸銷售價格持續上漲,生產線滿負荷運行,產量、銷量均實現大幅增長。根據市場變化,公司及時調度生產滿足市場需求,產品結構不斷優化,實現利潤的大幅增加。
1 U( J+ E* V9 O; i: H% t. Y* z$ q
對位芳綸方面,泰和新材多年來的市場培育取得成效,下游需求持續增加,銷售價格不斷上漲,產品繼續滿產滿銷,軍用頭盔、戰術手套等軍民融合項目相繼落地,經濟效益大幅增加。 2 I7 [6 S6 k) D
氨綸方面,受供應過剩、中美貿易摩擦等因素影響,市場持續低迷,產品價格不斷下滑;同時,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,有的企業繼續擴產,也有企業破產、減產或者停產。針對這一情況,公司實行煙臺、寧夏雙基地戰略,在低成本地區收購氨綸項目,積極優化產業布局,鞏固提升競爭實力,全年產量、銷量均實現大幅增長。但由于新項目調試周期較長、調試成本較高;同時,氨綸原料價格高位運行,下游市場需求不旺,氨綸業務出現虧損,減少了公司業績的增長幅度。
6 n1 G% ]4 u* l* v6 l) i5 G
7 w6 T' o9 N @/ ?& A8 c! i 目前,泰和新材間位芳綸產能7000噸/年,對位芳綸產能1500噸/年,均位列全國第一,其中間位芳綸產能全球第二;另外,公司擁有氨綸產能7.5萬噸/年(本部4.5萬噸,寧夏越華3萬噸)。0 }( L0 F. p' ~# u( w/ R9 b
0 d& I' N+ o' s8 \7 U& g0 ~7 j
而在氨綸方面,泰和新材計劃在未來五年推行雙基地建設,投資30億元形成合計9萬噸氨綸產能。在低成本的寧夏地區計劃投資20億元,規劃產能6萬噸/年,目前一期3萬噸已經建成投產,項目達產后預計可實現銷售收入20億元,利潤總額2.6億元。煙臺新園區,公司計劃投資10億元新建3萬噸高附加值的差別化氨綸項目,而老廠區的4萬噸項目將關停退出,預計達產后可實現銷售收入10.8億元,利潤總額2億元。寧夏煤電等生產要素成本相對較低,預計達產后氨綸噸成本比煙臺本部低2000~3000元,而煙臺新項目具有更好的產品附加值。通過產能轉移和升級,泰和新材的氨綸業務有望改變目前氨綸業務大幅虧損的局面,成為公司重要的業績增長點。
- P8 O$ m/ i/ |0 h; w
! x# R6 s& h% E% Q/ l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