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5日,2025首屆中國紡織服裝人工智能大會在廣州市海珠區隆重召開,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到會并致辭。
f1 r) `. M/ {9 K& I3 U/ L( |3 p1 H8 N8 {9 T2 J; [' c0 `
image.png (290.25 KB, 下載次數: 0)
下載附件
2025-7-19 21:11 上傳
' O: v" w5 \& |- b0 y6 x
在2025首屆中國紡織服裝人工智能大會上的致辭 " S8 \7 ]1 z' `/ T+ C" h, Q0 [
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 孫瑞哲 % m3 Z! v @- l, }3 `& I% u: d: ?# {% T+ W
尊敬的各位領導、各位來賓:/ F5 H" t9 x8 E
& \! c. Z+ y4 O7 H& a3 [大家好!
: h' E( J4 m: N+ p( ~. K3 A; e" @3 u% E. y: R
海者,匯聚之象;珠者,璀璨之喻。立足中大紡織商圈的深厚積淀,海珠區正以海納百川之勢,成珠聯璧合之效,正在構筑人工智能與現代紡織的融合生態。產業優勢、市場優勢、創新優勢相互疊加,設計創新、制造創新、模式創新集成發展,總部經濟、平臺經濟、品牌經濟協同共進,海珠區成為紡織服裝數智轉型的先行示范。首屆中國紡織服裝人工智能大會在這片創新沃土落地,是對海珠過去實踐的充分肯定,更蘊含著對行業未來的期許。在此,我謹代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對大會的舉辦表示祝賀!
) K2 h- g! D' L' v6 N1 e* `3 n2 }( t4 y W8 f- ~& a3 n
紡織是最早開展兩化融合實踐的行業之一,成果豐碩、走在前列。目前,行業數字化設備聯網率約為50%。2024年,入列5G工廠名錄企業數量達30家,嘉麟杰、波司登、海瀾之家等6家企業榮登首批卓越級智能工廠榜單。作為關鍵創新、重要風口,人工智能正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。以數據為要素、算法為中樞、算力為基座,人工智能帶來的不是簡單的技術升級而是產業的系統再造,是從要素驅動到數據驅動、規模經濟到范圍經濟、被動響應到主動預測、封閉競爭到開放協同的范式之變。
4 C% W3 e. R# Y9 A0 f* X* ^ z
: `, b' j% m2 n4 ~6 M- c一是重構創新基因。傳統創新依賴個體靈感閃現與歷史經驗積累的路徑,正被數據驅動、算法賦能、系統協同的新范式所取代。“AI+”重新定義知識價值,從時尚設計、材料研發到工藝創新、管理創新,通過數據的高效解析,構建起高效的創新體系。創新活動開始由直覺驅動轉向數據驅動,由封閉創新走向開放創新,由靜態積累邁向動態演化。
) D4 q2 X) c) j6 R1 s( a: Q' Y, ?3 V z2 t: h
二是重構市場邏輯。AI重新定義產品與服務的供給模式,改變企業與消費者間的關系。生產系統與消費需求實時交互,企業實現對消費者的精準認知、前瞻研判,構建起“需求感知-智能匹配-柔性供給”的閉環體系,讓“千人千面”的產品與服務照進現實。通過數據積累與深度分析,企業能對消費者全生命周期實現跟蹤與服務,形成更具粘性的供需關系。
+ R( e8 U/ D5 H8 P& s. N: u$ U( Z S4 |$ u1 u% k. o
三是重構產業生態。AI賦能下,獨立設計師、創意工作者等主體的能力邊界不斷延伸,推動組織形態向“小而美”“專而精”演進,形成一人組織、新個體經濟、平臺經濟等新組織關聯。圍繞數據的收集清洗、分析挖掘、管理交易等,新的價值鏈融入產業,催生行業數據服務商等新主體。AI的滲透與工業機器人的應用推動形成新的業務流程與投入產出關系。* Z+ E" @+ B) D- I
7 p# Q; ^) a0 D; I1 }當前,中國紡織工業正圍繞科技、時尚、綠色、健康的高質量發展新維度,培育新質生產力,建設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。人工智能日益成為產業實現質態躍遷的核心引擎。在科技維度,行業正在實現從要素驅動向智能驅動的發展躍升,形成融合技術、人才、資本等創新要素的智慧神經網絡;在時尚維度,行業正在實現從物質生產向文化生產、從產品導向向體驗導向的價值重構,完成從被動跟隨向主動引領的發展跨越;在綠色維度,行業正在實現從粗放發展向精益治理的生態重構,形成“減碳、降污、擴綠、增長”協同推進的發展格局;在健康維度,行業正在實現從產品供給向健康服務的價值延伸,全方位保護生活健康、生命健康、工作健康。
" O. ~+ b" R& a1 c7 W8 d, Q
6 k& u' T9 d: J. b- o今年6月1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門發布的《紡織工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》明確提出深化人工智能賦能應用的重點任務,為新時期行業數智轉型提供重要遵循。AI風起云涌,紡織未來可期。我們要把握機遇,以新的“方法論”探索“AI+紡織”的新路徑。
: U; x$ G5 d: p) B* u" V2 @4 G0 u1 q% F1 _4 M Z+ D, D, D$ D' T
一是堅持場景牽引,深化應用。面向垂直場景、細分領域探索基于大模型的應用創新。加快推進智慧化設計、智能化制造、精益化管理、網絡化協同,提升價值鏈效率。
. _/ [- ^3 G- \, ~9 j; p# U9 `7 L2 P3 n% L) Z: }# n
二是堅持戰略導向,前瞻布局。適度超前有序建設行業數字基礎設施。以AI為工具,推動與新興產業、未來產業融合創新。強化AI Agent、人形機器人等的行業應用。
+ Q2 M' `5 Q( u' [: X; q' G( N0 w. V
三是堅持系統推進,完善生態。強化公共服務平臺建設,賦能大中小企業加快數智轉型。深化產學研用合作,推動行業企業與軟件服務商、裝備制造商等協同創新。7 t* T1 Q1 U% T9 ^3 K s, |
8 b) b1 c4 q: l; d3 B" N
從“經緯交織”到“數實交融”,讓我們用“時尚代碼”編譯產業未來。相信錦繡事業,必將因AI而不同。$ _' N) R m2 V, P# n! L
6 m: ^: _! s: ^
謝謝大家!' a0 }% W8 X4 V# u3 j; K( }# d
/ |; j* n" d) p1 n4 {9 w8 ]$ s/ o6 U% P
# C* A( @& H6 T# W. ?+ S x- C
|